本词条缺少概述图,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,还能快速升级,赶紧来吧!
祖大寿祠在西城区富国街(旧名祖家街)3号。祖大寿,辽东人,降清明将,卒于清顺治十三年(1656)。此处原为祖大寿住宅,后改建为祠。清雍正八年(1730)在此设八 旗官学,正黄旗官学,乾隆三十四年(1769)重修。后改设 为京师公立第三中学校。祠坐北朝南,门外有上马石一对。前院北房(正厅)5间和东西耳房各1间,后院北房(后寝)5间,东西两侧有耳房各2间,东西配房各3间。 西跨院有北房7间,南房3间。是清代官僚住宅的典型布局。为西城区重点保护文物。
祖大寿是明末将领,辽东宁远(今辽宁兴城)人,先祖世代守卫宁远。他姐姐是吴三桂的继母,吴三桂应算是他的外甥。他本人曾是明末爱国军事家袁崇焕手下的一员干将,骁勇善战,屡建奇功。后因袁崇焕被诬陷入狱,他愤而率兵出关,后经几次反复,最终降清。清兵入关后,他在祖家街的宅邸里住了12年,直至清顺治十三年(公元1656年)在此病故。他死后住宅改为祠堂,称祖大寿祠。
清雍正八年(公元1730年)清政府开设八旗官学,正黄旗官学设在了祖大寿祠,乾隆三十四年(公元1769年)重修。公元1912年,这里被改建为京师公立第三中学,1950年改为北京市第三中学。公元1913年至1918年,著名作家老舍在此就读。
北京有多少宏大的庙宇、华贵的王府被损毁,被拆迁,已经无迹可寻或面目全非,但值得庆幸的是祖大寿祠保存、维护得十分完好。他现在是富国街3号,坐北朝南,中轴线上有府门三间、过厅三间,前院正厅五间,东西耳房各一间。后院后寝五间,东西耳房各两间,东西配房各三间。另有西跨院和花园,是典型的清朝官僚住宅的格局。在前后院之间有一座规模很大、极为精美的垂花门,在北京的住宅中十分少见。
在打通平安大街和扩建赵登禹路时都特意避开了祖大寿祠。北京三中对古建更是爱护有加,他们在学校扩建时,将新教学楼建在西边,没有拆除旧建筑。现在的三中是传统祠堂与崭新的教学楼东西并列,各得其所。1995年,三中在原老舍先生读书的教室里开设了老舍陈列室,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亲自剪彩。
地址:富国街(旧祖家街)3号(近平安里)
中国北京天气综合情况
祖大寿祠(Ancestral temple)地图
喜欢就推荐给你的朋友们吧!
出国耍 chuguoshua.com
看全球名胜,感受异域风情
金昌左公柳本词条缺少信息栏、概述图,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,还能快速升级,赶紧来吧!出桥湾古城,转向东南行至嘉峪关市途中,在安西境内彭家桥和玉门镇一带,少许参天的杨柳即为左公杨柳,屹立道旁,前人精心保护而能福荫后世,令人多少有点欣慰。左宗棠开发西北,功烈长存。左宗棠(18121885年)字季高,湖南湘阴人,是清代晚期著名的儒将。
黄河源头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的腹地。河源一为扎曲,二为约古宗列曲,三是卡日曲。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,而卡日曲最长是以五个泉眼开始的,流域面积也最大,在旱季也不干涸,是黄河的正源。约古宗列曲,仅有一个泉眼,是一个东西长40公里,南北宽约60公里的椭圆形盆地,内有100多个小水泊,似繁星点点,又似晶莹的粒粒珍珠。 历史起源据古籍记载,黄河古称河,又名浊河,也叫中国河。相传,早在尧舜时,黄河就是一条有
郑成功纪念馆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建于1962年,是为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而建立的。 郑成功纪念馆坐落于日光岩景区内,1962年2月1日,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的时候,这个纪念馆剪彩开馆。 郑成功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,他收复了被荷兰侵略者侵占38年的台湾,台湾人民尊他为“开台圣王”。纪念馆建是海内外最大的郑成功文物文献收藏中心和研究基地,至今犹存寨门、水操台等遗址。 全馆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