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贺港南部临海,迂回的海岸,拥有水东、博贺等多个天然良港。博贺港-广东省三大渔港之一,盛产龙虾、对虾、海参、鲈鱼、膏蟹等,全市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一。全国最大的海蜇生产基地,全国最大的南风螺生产基地。其中龙头山、放鸡岛海水清澈透明,能见度8米多深,游客可与渔民一道打渔,享受做渔民的乐趣,可品尝到亲自网来的各式海鲜。
茂名博贺新港区将于2019年3月22日开港。
博贺港位于电白区博贺镇,濒临南海,呈狭长形,南北纵长2.5公里,东西宽约0.72公里,面积18平方公里,是天然避风良港之一。港区舶停泊,如经整治疏通可容2800艘大中型船停泊、避风、加油加水补给。码头水深9米以上,年吞吐量30万吨,该港区距港澳180海里,距325国道14公里,水陆交通便利。
博贺港是在电白区博贺港盐业专用码头的基础上扩建而成,拥有1200平方米的联检大楼,1400平方米的仓库,3000平方米的码头和堆场、供水设施、装卸机械设备及其他服务设施。该港口水域宽、水位深,适合多种类型的船只进出。口岸开始运作后,不仅将促进茂名市和阳江市、湛江市等粤西地区物流业的发展,而且还将大大降低电白盐场原盐调运和原盐出口的成本,激活盐业相关的运输、仓储、包装等产业。
目前,该口岸已开办国家二类口岸的港务管理、海关国内及港澳进出口货物、三来一补原材料和产品的仓储等业务,预计原盐调运的吨位将占口岸进出口物资的40%。
电白区博贺港早在南朝就开辟了海上航路,与广州和海外来往通商。公元714年,唐朝在广州设置“市舶司”(即海关)管辖对外贸易,1518年广州“市舶司”迁至电白区博贺港。当时,博贺港一度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对外贸易口岸。民国初期,孙中山先生把发展博贺港的规划写进了建国方略。共和国成立后,博贺口岸有了较大的发展,1980年经省政府批准博贺港为对港澳货物起运点,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博贺口岸升格,由起运点改为装卸点。从此,博贺港口岸成为集商贸、渔业一体的综合性港口和省指定的对台贸易点。
博贺港口岸有码头岸线长800米,建有500吨级泊位一个,渡口五个。电白区政府在博贺港设立了口岸管理办事处和口岸联检办公室,设立的查验机构有海关办事处、检验检疫办事处、海事局办事处等。此外电白区在港区设立了台湾同胞接待站和对台贸易服务公司。
80年代初,博贺口岸出口的主要货物有:荔枝、鲜活海产品、花生仁、三鸟、盐和矿石等,平均年吞吐量为15万吨左右。近年来由于新开辟的水东港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,因此博贺港进出口货物受到了影响,据统计,97年博贺港进出口船舶130多艘次,进出口货物3000多吨,98年进出口货物6000多吨,为远洋渔船联检400多艘次,避免了博贺船舶要绕道到湛江联检的迂回麻烦,为电白的远洋渔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码头地下排水、排污工程已完成,1500米供水供油管道已铺设好,口岸联检大楼将完工,闸口、堆场仓库也在建设中,14公里的进港公路通过反复的勘察测量定位,拟于近日动工清除路障。以上几项口岸配套设施及进港公路将完成,经有关部门联合检查验收后投入使用。
2016年3月26日,博贺新港区防波堤项目迎来重要建设节点,博贺港新港区防波堤首件沉箱成功安放
地址:广东省茂名市茂港区电白县博贺镇
广东茂名天气综合情况
博贺港(Port of beau)地图
喜欢就推荐给你的朋友们吧!
出国耍 chuguoshua.com
看全球名胜,感受异域风情
弥勒白龙洞弥勒白龙洞是风景名胜区,位于云南省弥勒市境内,由白龙洞主景区、孙髯翁墓、弥勒寺、熊庆来故居、三代一品封典访、大树龙潭、梅花温泉、热水塘等景区组成,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。主要景点 白龙洞洞内游路3公里,洞中有洞,洞中见天,奇景叠出,步步有景,中外岩溶专家赞誉不绝。其他景点也各具特色。景区地处国道干线上,各景点都有公路相通,与滇南风景旅游圈形成环路,组织游览甚为方便。 白龙洞,位于弥勒市西南